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重点领域
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宝鸡市林业局2018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 2018-01-07 17:36:33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全市林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省“五新”战略、市“四城”建设对林业建设的总体部署,以追赶超越要求为统领,以增绿增质增效为重点,围绕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目标,坚持改善生态和服务民生“两条主线”,突出发展和保护“两大主题”,强化改革、项目、科技“三个支撑”,加快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水平,为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营造更加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全市林业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计划营造林30万亩,实现林业总产值120亿元,森林火灾受害率、有害生物成灾率分别控制在0.2‰和4.8‰以内,林业改革、科技创新、生态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提升关中大地园林化水平
    1、推进城乡绿化美化。按照“四带” 生态景观建设布局,深入实施绿色宝鸡“九大工程”,着力植树造林深化绿、园林造景加快美,全年完成植树3500万株,实现城镇绿化提升、农村绿化覆盖和重点区域绿化延伸。
    2、抓好林业生态工程。坚持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飞播造林并重,实施好新一轮退耕地造林、天然林资源管护和公益林建设、防护林体系建设,按期高标准完成年度任务,确保营造林成效。做好退耕还林政策兑现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
    3、加快重点区域绿化。推进渭河北坡绿化提升和修复保护,加快塬顶林带贯通、坡面森林公园游园建设和陡崖沟壑生态修复。推进市域高速高铁、国省道沿线绿化提升,出入境口绿化美化和县乡、通村路沿线绿化延伸。抓好“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示范村建设。
    4、实施森林城镇建设。加大森林围城、围镇、围村建设力度,加快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步伐,力争建成2至3个省级森林城市。推进城郊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特色小镇试点建设,力争建成3至5个城郊森林公园和森林特色小镇,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成果。
    5、着力提高造林质量。强化森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精准提升林分质量。抓好种苗培育,加强苗木检疫、规范栽植等关键环节监管,发展优良乡土树种,提高造林生态效能和经济效益。加强新造林地和飞播中幼林抚育管护,巩固造林成果。
    6、推进森林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活动,持续推进绿化模范县、生态文明教育、生态科普基地和生态文化村创建工作。加强古树名木保护与宣传,抓好宝鸡生态文明和林业建设的新亮点的宣传工作,弘扬森林生态文化。
    二、加快林业产业提质增效
    7、着力发展苗木花卉。围绕“做精品、走高端、显特色”的思路和“一线、四带、五区、七园”的总体布局,加快产业向基地园区、旅游景区、龙头企业集中,创建成1至2个省级示范县、5个以上省级示范园,全年新发展6万亩,力争总面积突破20万亩。
    8、着力发展木本油料。规范核桃、花椒栽果建园,新栽核桃、花椒6万亩,改造低产园8万亩。加快示范园建设,力争建成市级核桃标准化示范园8个、花椒标准化示范园5个。加快油用牡丹发展,繁育良种100亩,示范点建园200亩。抓好品种结构优化和冻害灾害防范工作。
    9、着力发展生态旅游。加强森林公园科学规划和管理,推进精品景区、景点建设,强化综合配套服务和宣传促销,全年森林公园接待游客170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1.5亿元。做活森林休闲旅游、湿地体验旅游和乡村生态旅游,建设森林康养基地。
    10、着力发展林下产业。加快林麝规模化繁育养殖,年内繁殖林麝1200 头,林麝存栏量稳定在万头左右。依托扶持林下经济资金项目,新发展林下种植3万亩、林下养殖20万头(只),建成一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重视支持中蜂产业发展。
    11、加强经营体系建设。大力扶持引导林业龙头企业发展,力争建成2至3个省级龙头企业。抓好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组织建设,推行公司+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经营模式,创新引用“互联网+”模式,推进林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配套发展。
    三、全面深化林业各项改革
    12、全面完成国有林场改革。落实各级改革方案中的各项任务,开展县区自查、市级核查,完成国省级验收。推进国有林场产业化经营,力争多种经营产值突破1.5亿元。争取实施好国有林场扶贫资金、国有林区管护站标准化建设等项目,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13、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林权纠纷调处为重点,稳固集体林地家庭承包所有权。规范和加快集体林地流转,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做好政策性保险和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兑现到户等工作。新发展林农合作社30个,培育一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1250元以上。
     四、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
    14、依法管理森林资源。严格执行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依法保护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抓好年度林地变更调查,严格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加强林木采伐、木材运输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联合办案机制,加大对毁林、违规采石等涉林案件查处打击力度。
    15、抓好森林防火工作。认真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抓好防火宣传教育、野外用火监管和重点区域巡查巡护。加强重点林区镇村级森林防火工作,做好防火机具等基础设施配备。推行政策性公益林和商品林林木火灾保险统保统赔,提高林农灾后自救能力。
    16、抓好有害生物防控。严格落实“双线”目标责任,以松材线虫病防控为重点,抓好侧柏叶枯病、华山松大小蠹、杨树病虫害、核桃腐烂病及鼠兔害等有害生物监测防治,做好胡蜂防控。推进干杂果经济林无公害防治示范区建设,推广无人机监测、防治等先进技术,提升防控质量和效率。
    17、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做好珍稀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繁育工作。推进自然保护区标准化建设,加强疫源疫病监测站建设,新建1处标准化监测站,提升疫病防控水平。严厉打击乱捕滥猎滥食和非法经营候鸟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活动,重点加强对鸟类繁殖栖息地和迁徙停歇地保护工作。
    18、加强湿地保护修复。严格执行湿地红线制度,加强重要湿地的监测监管,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重点项目,提升湿地保护与修复质量。加快扶风七星河、岐山落星湾、凤翔县雍城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扶风七星河、岐山落星湾国家湿地公园的试点建设通过国省验收。争取启动千渭之会湿地公园秦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建设。
    19、加强执法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森林公安改革和信息网络建设,全面加强基层林业工作站规范化建设,加强森林公安、资源监督和林政稽查队伍执法能力建设,健全林业执法和森林资源安全防控体系。建立健全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林政案件的举报查处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
    五、着力推进林业投资建设
    20、加强项目资金争取。依托2018至2020年中省市投资林业重点项目库,加大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种质资源、基础设施等项目申报争取和招商引资力度,扩大项目实施数量和投资规模,力争全年落实林业重点项目40个,争取中省投资4.5亿元。
    21、加快项目工程建设。继续实行重点项目建设督查与考核机制,落实新一轮退耕还林等国家林业三大工程年度建设投资,持续推进苗木花卉产业、林下经济、森林抚育、湿地保护与修复、自然保护区建设、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十线百站建设等项目建设,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和基础条件持续改善。
    22、强化项目工程监管。建立健全规划制定、绩效评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制度,规范项目工程建设。严格执行项目审批、监管程序,强化项目工程制度化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强化资金使用和运行管理,确保林业资金运行安全。
    六、强化林业科技创新服务
    23、加强科技创新应用。加强校地技术创新合作,发挥凤县花椒试验站、陇县核桃试验站在科技创新上的引领作用。加大林业科研重大项目申报和实施力度,鼓励林业科技人员在生态建设、经济林与苗木花卉、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等重点领域多出科研成果,推进科技成果和先进实用技术的转化和应用。
    24、抓好技术推广服务。实施“211”科技示范工程,做好科技示范基地县、科技示范点建设和科技示范推广。拓展林业科技宣传和应用指导途径,抓好面向农民的林业实用技术教育培训。抓好乡土树种、胶东卫矛和油用牡丹等良种培育和示范推广栽植。
    25、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健全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做好引智、拔尖人才培养工作。加强对外科技合作,做好技术人员岗位技能教育和职称晋升工作,优化技术队伍素质和结构。多渠道增加林业科技投入,推进基层标准化林业站建设,健全技术推广与基层技术服务体系。
    26、推进林业标准化建设。创新机制,开展林业标准化示范区、示范基地、示范林场、示范企业创建,打造林业创新品牌。切实抓好林业标准的推广应用,在重点工程建设、森林经营、森林康养、林果产业等重点领域实施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提升林业标准化水平,构建完备的林业标准化体系。
    七、做好林业生态脱贫工作
    27、实施好生态护林员政策。落实国家生态护林员政策,做好生态护林员年度续聘换聘工作;争取扩大国家和省级生态护林员计划指标,统筹用好县级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和地方公益林管护资金,使更多的贫困人口就地转化为天保、集体和生态护林员。
    28、落实好林业惠农政策。完善中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规范补偿程序,足额兑付年度补偿资金到贫困户。按农户意愿优先安排贫困村、贫困户实施退耕还林,兑现补助资金到户。实施林业重点工程中,优先聘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从事有关劳务,增加劳务性收入。
    29、扶持发展林业产业。完善林业产业扶贫规划,落实政策措施,推广“园区+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木本油料、特种养殖、苗木花卉、干杂果经济林、林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旅游等产业,促进贫困户多种经营长期增收。
    30、开展林业科技培训。开展“三区”科技人才服务活动,加大贫困人口实用技术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培训规模和质量,通过培训,不断提升贫困人口“造血功能”,增强脱贫潜能,加快脱贫步伐。
    八、全面加强林业能力建设
    31、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按照中央“10个深刻领会”的要求,做到学懂、弄通、做实。深入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并指导林业工作,全面提升现代林业发展水平。
    32、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聚焦党建主业,认真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党建责任体系,严格党内政治生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驰而不息整治“四风”,从严从实正风肃纪,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33、加强队伍作风建设。持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使党员干部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强化对标意识、争先意识,凝聚抓落实促发展的合力。落实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激发干部职工诚于谋事、勇于担事、踏实做事的行动自觉。加强林业行风政风建设。34、提升依法治理能力。实施“七五”普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和管理,严格执行行政执法“权力清单”制度。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检查督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维稳和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各项工作,确保林业系统安定稳定。认真做好群团和林业宣传、保密等工作。

主办单位:宝鸡市林业局 地址:宝鸡市宝虢路行政中心1号楼7楼

电  话:0917-3260167 传真:0917-3260162  邮编721004

网站标识码:6103000063  备案编号:陕ICP备12009282号

陕公网安备 6103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