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重点领域
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宝鸡市林业局2017年林业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 2017-06-07 17:37:30

      2017年是落实追赶超越要求,深入实施“十三五”规划,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之年。全市林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市系统推进林业建设的总体部署,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维护森林生态安全为主攻方向,以增绿增质增效为基本要求,围绕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目标,坚持改善生态和服务民生“两条主线”,突出发展和保护“两大主题”,强化改革、项目、科技“三个支撑”,加快全市林业追赶超越发展,提升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整体质量和水平,为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营造更加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全市林业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完成营造林35万亩,实现林业总产值120亿元;森林火灾受害率、病虫害成灾率分别控制在0.2‰和4.8‰以内;完成31个国有林场(局)改革任务,林业科技服务、生态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效;争取林业项目工程投资4.5亿元。
一、提升关中大地园林化水平
   1、推进城乡绿化美化。按照“四带” 生态景观建设布局,深入实施绿色宝鸡“九大工程”,着力植树造林深化绿、园林造景加快美,全年完成植树4000万株,推进城镇绿化提升、农村绿化覆盖和重点区域绿化延伸,打造升级版绿色宝鸡。
   2、抓好林业生态工程。坚持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飞播造林并重,实施好新一轮退耕地造林、天然林资源管护和公益林建设、防护林体系建设,按期高标准完成年度任务,确保营造林成效。做好退耕还林政策兑现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
   3、加快重点区域绿化。推进高速高铁两侧绿化提升和千河立交景观绿化建设,抓好市域国省道沿线、出入境口绿化美化和县乡、通村路沿线绿化延伸。抓好“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示范村建设。推进渭河北坡森林屏障建设和市域直观坡面、河流渠系全面绿化。
   4、实施森林城镇建设。加大森林围城、围镇、围村建设力度,积极创建省级森林县城、城镇,增绿量、重特色、补短板,增强市区与城镇之间的“生态联系”,力争6个全国绿化模范县达到省级森林县城标准,12个以上重点镇达到省级森林城镇标准,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成果。
   5、深入开展全民植绿。完善落实义务植树制度,推广企地共建、军地联建模式,抓好义务植树和部门绿化,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完成义务植树800万株。持续推进绿化模范县、单位创建工作。
   6、着力提高造林质量。强化森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精准提升林分质量。抓好种苗培育,加强苗木检疫、规范栽植等关键环节监管,发展优良乡土树种,提高造林生态效能和经济效益。加强新造林地抚育管护,巩固造林成果。
二、加快林业产业提质增效
   7、发展木本油料产业。推进9个省级核桃基地县和凤县、西山花椒基地建设,推进麟游、眉县2个省级精品核桃示范园和市级核桃、花椒标准示范园建设,新栽核桃、花椒6万亩,改造低产林6万亩。油用牡丹繁育良种150亩,建成示范基地5000亩。抓好品种结构优化和冻害灾害防范工作。
   8、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加强森林公园科学规划和管理,推进精品景区、景点建设,强化综合配套服务和宣传促销,全面提升规模档次。做活森林休闲旅游、湿地体验旅游和乡村生态旅游,建设森林康养基地。全年接待游客16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8亿元。
   9、发展林下种养产业。新发展林下种植1万亩、养殖2万头(只),建成示范基地20个、示范村10个,扩大林下种植、养殖规模效益。建立健全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措施,加快省苗木繁育中心、县区中心苗圃苗木花卉繁育基地建设,全年培育乡土树种、优质花木1.2万亩。
   10、加强经营体系建设。坚持政府扶持、部门指导、市场运作,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行公司+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经营模式,创新引用“互联网+”模式,推进林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配套发展。
   11、推进森林文化建设。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生态科普基地和生态文化村创建工作。开展森林景区节事活动,加强森林公园和湿地保护区生态文化建设。加强古树名木保护与宣传,做好“凤舞宝鸡”鸟类生态科普摄影展县区巡展,搞好林业生态建设对外宣传,引导森林生态文化发展。
三、全面深化林业各项改革
   12、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认真落实市、县级改革实施方案,以“因养林而养人”为方向,科学定编、定岗、定员,完成国有林场(局)改革任务,建立健全以购买服务为主的国有林场公益林管护机制。争取实施好国有林场扶贫资金、国有林区管护站标准化建设等项目,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13、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林权纠纷调处为重点,稳固集体林地家庭承包所有权。加快农民林业合作社规范建设,培育一批国省级示范社和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提升林地经营效益。做好林地有序流转、政策性保险试点和集体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兑现到户等工作。
 四、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
   14、依法管理森林资源。依法保护秦岭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抓好年度林地变更调查,严格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依法规范木材运输和经营加工管理。依法严厉打击毁林开垦、非法占用林地等涉林违法犯罪活动。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执法监督工作。
   15、抓好森林防火工作。认真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强森林防火队伍建设,抓好防火宣传教育、野外用火监管和重点区域巡查巡护。加强重点林区镇村级森林防火工作,做好防火机具等基础设施配备。推行政策性公益林和商品林林木火灾保险统保统赔,提高林农灾后自救能力。
   16、抓好有害生物防治。全面落实森林病虫害防治目标责任,强化重点区域、重大有害生物防治督导,重点抓好华山松大小蠹、松材线虫和侧柏叶枯病等防治防控,确保有害不成灾,完成“四率”指标。做好野生动植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
   17、加强湿地保护建设。落实最严格的管制原则和管理办法,全面保护湿地,严守湿地和物种红线。加快千渭之会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申报争取国家验收。加快眉县龙源、扶风七星河、岐山落星湾、凤翔县雍城湖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做好林业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
   18、加强执法体系建设。全面加强基层林业工作站规范化建设,加强森林公安、资源监督和林政稽查队伍执法能力建设,健全林业执法和森林资源安全防控体系。建立健全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林政案件的举报查处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提高执法效率和规范化水平。五、着力推进林业投资建设
   19、加强项目资金争取。认真研究相关政策,策划包装重大项目,储备好项目库。加大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种质资源、基础设施等项目申报争取和招商引资力度,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省级盘子,扩大工程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
   20、加快项目工程建设。落实新一轮退耕还林等林业三大工程年度建设投资,持续推进林业棚户区(危旧房)改造、造林补贴试点、森林抚育、林下经济、湿地和保护区建设、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和基础条件持续改善。
   21、强化项目工程监管。建立健全规划制定、绩效评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制度,规范项目工程建设。严格执行项目审批、监管程序,强化项目工程制度化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强化资金使用和运行管理,确保林业资金运行安全。六、强化林业科技创新服务
   22、加强科技创新应用。发挥市林学会、苗木花卉协会作用,鼓励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攻关,在林业生态建设、森林经营和保护、经济林与苗木花卉、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林业碳汇、林业生物能源等重点领域多出科研成果,推进成果转化应用,提高林业科技应用率和贡献率。
   23、抓好技术推广服务。实施“211”科技示范工程,做好科技示范基地县、科技示范点建设和科技示范推广。拓展林业科技宣传和应用指导途径,抓好面向农民的林业实用技术教育培训。抓好乡土树种、胶东卫矛和油用牡丹等良种培育和示范推广栽植。
   24、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健全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做好引智、拔尖人才培养工作。加强对外科技合作,做好技术人员岗位技能教育和职称晋升工作,优化技术队伍素质和结构,和科技人员职称晋升充实完善技术人才信息库。多渠道增加林业科技投入,推进基层标准化林业站建设,健全技术推广与基层技术服务体系。
七、做好林业生态脱贫工作
   25、拓宽项目资金扶贫路径。紧盯国、省林业精准脱贫新政,优先将退耕还林、木本油料、林下经济、“三化一片林”、林业科技推广等项目资金安排到贫困村、贫困户。组织实施好国家生态护林员政策,使尽可能多的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地转化为生态护林员。
   26、落实脱贫措施精准到户。加强村、镇、县、市四级生态脱贫协调指导,精准对接落实中、省、市扶持措施,将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补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资金以财政惠农“一(折)卡通”及时足额发放到贫困户手中,通过增绿增收、生态补偿增收和产业经营增收,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
八、全面加强林业能力建设
   27、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十九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持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和干部队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从严从实正风肃纪,营造勤政廉政、干净干事的良好氛围。 
   28、加强队伍作风建设。搞好解放思想、追赶超越大讨论和主题实践活动,强化对标意识、争先意识,凝聚抓落实促发展的合力。落实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激发干部职工诚于谋事、勇于担事、踏实做事的行动自觉。加强林业行风政风建设。
   29、提升依法治理能力。实施“七五”普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和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维稳和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各项工作,确保林业系统安定稳定。认真做好群团和林业宣传、保密等工作。
编辑:涛声


 

 

 

 

主办单位:宝鸡市林业局 地址:宝鸡市宝虢路行政中心1号楼7楼

电  话:0917-3260167 传真:0917-3260162  邮编721004

网站标识码:6103000063  备案编号:陕ICP备12009282号

陕公网安备 6103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