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重点领域
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对市十三届政协三次会议第342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 2024-10-11 16:05:48


类 别:B    签发人:王新刚    宝林保函〔2024〕47号

对市十三届政协三次会议第342号提案的答复函

 

曹铭元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宝鸡湿地公园建设管理的提案》(第34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宝鸡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分布秦岭、关山两大林区,是陕西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关中水源涵养地、“水龙头”,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全市湿地资源总面积2.32万公顷,约占国土空间的1.32%(占全省湿地总面积的7.5%),以河流为主体形成的湿地占比93.8%。湿地内动植物资源丰富,现有野生动物261种、湿地植物240多种,其中金雕、黑鹳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野大豆为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国家级自然公园管理办法(暂行)》,按照“保护优先、严格管理、系统治理、科学修复、合理利用”的原则,推进湿地资源保护法治化、规范化,全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数量和受保护湿地面积逐年增加,湿地保护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突出规划引领作用。结合湿地保护新形势、新要求,一是从全市行业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征集建立湿地保护专家库,形成了湿地专家咨询机制;二是在原有《宝鸡市湿地保护建设规划》的基础上,立足全市湿地保护基础和优势,启动了《宝鸡市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编制工作。

二、依法保护修复湿地。一是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目前全市有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处(千湖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7168公顷;国家湿地公园8个(千阳千湖、凤县嘉陵江、太白石头河、千渭之会、眉县龙源、扶风七星河、岐山落星湾和凤翔雍城湖),总面积13036.23公顷;省级重要湿地5处(渭河湿地、千河湿地、石头河湿地、嘉陵江湿地、太白湑水河湿地)。初步形成了多类型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二是加大湿地保护修复投入力度,2022年以来争取省级财政资金510万元,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项目7个,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提升。

三、积极开展普法宣传。一是在全市林草系统开展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大学习大研讨活动,将其纳入“八五”普法宣传教育重要内容,集中学习研讨、培训交流。二是开展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生态文化活动,培育了一批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典型,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自然教育基地,组织各类宣传教育和研学活动,开展宣讲活动50余场次,全省关注森林主题实践活动累计参与超10万人次。打造生态文化品牌,推出《我们的绿水青山》《听秦岭·明星动植物科普有声读物》等优秀作品。助力生态建设,对秦岭保护、湿地资源保护、古树名木保护、生态安全等重点林业工作持续宣传。我市扶风七星河和凤翔雍城湖国家湿地公园被命名为2023年陕西省自然教育基地。

经过不懈努力,嘉陵江、石头河、千河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渭河水质达Ⅲ类以上,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达到30多只,朱鹮、草鹭、水雉等珍稀鸟类在宝安家落户,湿地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蓝天碧水、鸟语花香的生态美景已成为彰显宝鸡生态优势的靓丽名片。

针对您提出的具体意见和建议,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全力推动我市湿地公园建设管理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大湿地保护力度。截至目前,我市湿地保护率54.6%,我局将重点加大省级重要湿地的保护管理工作,明确湿地保护范围,扩大湿地保护面积,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功能。二是多渠道筹集生态补偿资金。现在,湿地生态补偿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和省级财政,我局将转变思路,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并形成长效机制,推动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三是多部门形成建设合力。贯彻实施好《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配合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做好城市规划区内湿地的保护修复和管理等工作,配合水利局做好河流、湖泊范围内湿地的水面、河道、水域岸线的管理、保护和修复工作。四是持续强化宣传普及。继续利用“世界湿地日”“全国科普日”“爱鸟周”等重大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引导群众自觉抵制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保护湿地资源。继续申报自然教育基地,进一步开展特色活动,推广具有地域特色的自然教育课程,使之成为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课堂。

再次感谢您对林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宝鸡市林业局

                2024年8月23日

(联系人:丁紫萱,电话:3260051)


主办单位:宝鸡市林业局 地址:宝鸡市宝虢路行政中心1号楼7楼

电  话:0917-3260167 传真:0917-3260162  邮编721004

网站标识码:6103000063  备案编号:陕ICP备12009282号

陕公网安备 6103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