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 别: B 签发人:赵宗余 宝林造函〔2022〕84号
对市十三届政协一次会议第181号提案的答复函
张宏斌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太白县创建“碳中和”示范县的提案》(第181号)收悉。感谢您对林业挖掘碳汇资源潜力,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对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我局联合市生态环境局进行了认真调研,现答复如下: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已成为各行业各领域积极探索的重大课题。《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我省“十四五”期间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2030年前碳达峰要求,编制省级碳达峰行动方案;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研究建立碳排放权市场交易机制。2021年重点任务是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研究,编制省级达峰行动方案;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深入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推进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2022年重点任务是梯次有序实施国家碳达峰十大行动,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适应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等市场化交易。
作为林业主管部门,宝鸡市林业局积极响应中省市关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决策,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十三五”以来完成营造林402.45万亩,义务植树4800余万株,森林面积增加20.4万亩,森林覆盖率从55.26%提高到56.04%,森林蓄积量达到7500万立方米。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区1个、全国生态文化村4个、国家森林乡村52个、省级森林城市5个,实现省级绿化模范县全覆盖。“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工作获国家表彰,乡村美化成果入选《全国乡村绿化美化工作典型经验模式汇编》,实现城乡绿美的同时极大提升了我市森林储碳、固碳能力,为我市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着林业力量。当前,我局积极落实省林业局《关于加快推进“双储林场”国家储备林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牢固树立以提升碳汇能力为重点战略方向的生态空间治理理念,提速我市“双储林场”储备林建设进程。按照《陕西省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19-2035年)》,我市6个县区为国家储备林建设基地县,到2035年,规划建设国家储备林34.5万亩,通过项目的实施,必将促进我市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显著提升,实现“储林”“储碳”双储备。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发电行业成为首个也是当前唯一一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权交易的行业,纳入重点排放单位超过2000家。按照中省统一部署,我市于2021年将大唐宝鸡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等7家电力企业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经中省核查,2021年我市的宝鸡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在第一个履约周期内碳排放缺口为26.19万吨,2021年底前,市生态环境局督促3家企业投入936.73万元,通过全国碳交易市场购买了碳排放配额,完成了履约工作。
林业碳汇交易是“绿水青山”变现“金山银山”的重要方式,也是林业下一步改革与发展非常重要的内容。按照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转发关于〈沈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沈阳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的报告〉的复函的通知》(环办转发函〔2021〕15号)明确,除国家建设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外,各地不应再新建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生态环境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企业购买的碳配额总量中林业碳汇量不能超过5%,且该碳汇量必须是2017年前在国家备案的林业碳汇项目。经太白县林业局查实,太白县379.68万亩林地(其中森林369.64万亩)并非在2017年前国家备案的林业碳汇项目,因此不能参加全国碳市场交易。为有效推进我市林业碳汇交易工作,我局已与市生态环境局沟通联系,将由市生态环境局向中省生态环境部门沟通汇报,提出加大全国碳市场交易中林业碳汇比例的建议,并加大太白县林业项目支持力度,有效增加林业碳汇储备量,大力支持太白县参与全国碳市场林业碳汇交易工作,积极带动促进我市“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林业挖掘碳汇资源潜力,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
宝鸡市林业局
2022年7月26号
(联系人:李 震 电话:326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