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旱区造林树种选择
干旱区造林树种的选择,应在“适地适树”的总原则下,满足耐旱、耐寒的两大条件。耐旱、耐寒是考验树木能否存活的两个极端气象因子。如果满足不了这两个条件,引进的树种就难以在该地扎根落户。因此,在引进外来树种时,一定要像胶东卫矛那样,开展区域性栽培实验,以免少走弯路。
二、抗旱应对举措
1、继续持之以恒的坚持一栽就浇和优先浇水保成活、巩成果经验。因为春栽树木的生根期40—60天,也就是说3月中旬栽的树,在割麦前这段是生根期,成活主要靠的是树杆的营养和根系部分吸收的营养补充。一定要浇水保生根,才能保成活。当年栽的如遇旱应及时浇水、浇水保成活比新栽成本节约2/3以上,不可只栽不管。
2、抗旱浇水的相关举措
(1)首先,要心中有抗旱、持续抗旱的心理准备,从预案、机具配备、物资保障、人员培训、组织管理等方面做到未雨绸缪。
(2)抗旱浇水是一个抗旱应对举措,蓄水保墒也是一个首选举措。从近些年连霍高速、虢凤路杨树萎焉、落叶现象看,既是夏天不间断的降雨,也会出现连片这种情况。主要是土壤过于板结,降雨下渗不畅,土壤板结还会引起根系土壤缺氧和吸收受阻,从而使吸水、持水能力降低。不遇旱灾而出现生理干旱,遇旱灾出现旱情灾害。故此,应最好用机械对树下土壤春季深翻一次,以利蓄水保墒。
(3)如遇大旱,抗旱要与防火同步,不能单打一。往年大旱渭河北坡和各县(区)的坡面及片林下的草被晒干现象十分惊人,若发生火灾,地被火林冠火会连成一片,后果堪忧难以想象。
(4)干旱引发的次生灾害除火灾外,日灼现象相当普遍,且因干旱致使树木自身抗性减弱,病虫危害会加剧,同样应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来源:宝鸡市林业科技信息中心)
编辑: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