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宝鸡市林业工作中心站在开展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和松树钻蛀类害虫系统调查工作时,发现在市域植被茂盛的林区有多处胡蜂筑巢。结合今年夏季干旱、秋季多雨气候特点等因素,预测胡蜂今年会大面积繁殖,加之秋季天气燥热,极易发生蜇人事件。特制定《胡蜂防控技术方案》,建议各县区林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及时做好辖区内胡蜂监测排查工作,加大胡蜂防控知识宣传力度,增强广大群众安全防范意识。
一、预防措施
1.不主动攻击,避免侵扰胡蜂。建议调查员、林农在下地、进林区开展工作时,先观察,发现有胡蜂活动或蜂巢时要尽量远离,避免无意识地侵扰胡蜂。在林区游客密集和发生严重的地方设立警示标识,对威胁人居安全的蜂巢联系辖区消防部门及时摘除。
2.不穿鲜艳衣服,确保人身安全。在下地、进林区劳动工作时,尽量穿颜色较深、质地较厚的衣服,最好戴帽子、捆扎裤腿,随身携带一些急救药品(比如醋、蛇药、息斯敏等)。
3.不携带香味物品,以免招引胡蜂。胡蜂对酒味、化妆品的气味敏感,在下地、进林子工作时,不要喝酒,不涂抹化妆品。
二、防治措施
1.药物熏杀。春季是胡蜂开始建巢活动的重要时期,要在只有少量越冬蜂和蜂巢较小的时候,对城镇周围、道路两端、旅游景点、登山路径等区域进行普查,及时发现建巢活动,然后用布条、毛巾沾上农药挂在小巢上熏杀。
2.适时摘巢。摘巢前首先侦察好周围环境,选择质地牢固、大小合适袋子,先用杀虫剂射喷蜂巢出口和巢外蜂群,随后用编织袋套住蜂巢快速扎紧袋口,然后摘除蜂巢,蜂巢连袋投入水中或浇上汽油用火烧掉。摘巢时间一般应在晚上或雨天进行。
3.焚毁越冬蜂群。深秋季节,当气温降低至15度时,胡蜂就会离巢,迁居至石洞、草堆等比较温暖的地方去避寒,常数百只聚拢抱成一团,抵御寒冷。发现蜂群可用火灭杀。
三、蜇伤救治措施
1.如果遭到单只胡蜂攻击,千万不要拍打,因为胡蜂会释放指示气味,其它胡蜂会循味攻击同一目标。在遭遇群蜂攻击时,要快速保护好头部或裸露在外的部位,蹲伏不动,待蜂离去后方可行动。
2.被胡蜂蜇伤后,不要用力挤压伤口,这样只会加快毒液流动,应在伤口处涂抹食醋或者被农村广泛应用的具有解蜂毒的药品,如果条件允许可采用拔火罐的办法吸出蜂毒,切记不要用嘴吸。
3.被蜇次数较多或者被蜇后感觉身体不适的应当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千万不要抱侥幸心理。(来源:宝鸡市林业工作中心站)
编辑: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