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森林保护

【野生动物保护】黑鹳

发布时间:2023-06-26 14:43 浏览次数:


科     属:鹳科鹳属

形态特征:黑鹳两性相似。成鸟嘴长而直,基部较粗。鼻孔小,呈裂缝状。尾较圆,尾羽12枚。脚甚长,胫下部裸出,前趾基部间具,爪钝而短。头、颈、上体和上胸黑色,颈部呈绿色光泽。背、肩和翅具紫色和青铜色光泽。前颈下部羽毛延长,形成相当蓬松的颈领,下胸、腹、两胁和尾下覆羽白色。虹膜褐色或黑色,嘴红色,尖端较淡,眼周裸露皮肤和脚亦为红色。

生活习性:性机警而胆小,听觉、视觉均很发达,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在水边浅水处或沼泽地上,白天活动,晚上多成群栖息在水边沙滩或水中沙洲上。不善鸣叫,活动时悄然无声。在地面起飞时需要先在地面奔跑一段距离,用力扇动两翅,待获得一定上升力后才能飞起,飞翔时头颈向前伸直,两脚并拢,远远伸出于尾后。两翅扇动缓慢有力,头可以左右摆动观察地面。在地上行走时跨步较大,步履轻盈。休息时常单脚或双脚站立于水边沙滩上或草地上,缩脖成驼背状。

繁殖方式:繁殖期4-7月,营巢于偏僻和人类干扰小的地方。在中国的营巢环境基本可分为3种:即森林、荒原和荒山。1年繁殖1窝,每窝通常产卵4-5枚。卵椭圆形,白色、光滑无斑,鹳雏鸟是晚成性鸟类,留巢期甚长,70日龄时才具飞行能力,并可在巢附近做短距离的练习飞行,75日龄后可随亲鸟到河湖岸边或河漫滩觅食,夜晚仍归巢栖息,直至100日龄后才不归巢,跟随亲鸟到更大范围内活动。幼鸟在3-4龄时性成熟。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来源:宝鸡市林业局办公室)


编辑: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