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林业科技

浅析经济林木花期冻害发生机理及预防措施

发布时间:2022-03-02 11:09 浏览次数:


花期冻害主要表现为外部环境对植物器官和组织的低温胁迫。冬季植物以休眠的形式承受低温胁迫,春季植物开始进入生长期,低温耐受性大幅下降,尤其是外部环境气温升高后突然遭遇冷空气袭击,易发生低温冻害,导致植物体温度低于细胞组织所能承受的极限温度,造成细胞组织内水分结冰,细胞膜机械性损伤。

目前,经济林木预防冻害主要有以下五种措施。涂白法:树干涂白后, 减少了早春树体对太阳热能的吸收, 降低了树温提升速度, 延迟了树木发芽时间, 从而有效防止树体遭遇早春回寒的冻伤。灌水法:有灌水条件的,可在萌芽前后灌水1-2次,可降低土壤温度,延迟萌芽开花3-5天,同时可预防春季干冷“抽干”。喷药法:花期喷洒0.3%-0.6%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也可适时向树冠喷洒低浓度的食盐水,这样既可以有效减轻花芽冻害又能防止病虫害。遮盖法:树叶、秸秆等遮盖林木,阻挡外来寒气的侵袭,从而起到减轻冻害的作用。熏烟法:烟幕可以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同时反射地面辐射热量, 减缓降温速度,近地面空气温度升高。一般在树体温度降到1-2℃时,用易燃的作物如桔秆、干草、落叶、稻糠等混在一起进行熏烟。

除此之外,要做到适地适树。抗冻性受环境影响较大,但仍是其遗传属性的体现,如生长在温暖湿润地区的树种多属于冷敏感植物,不适合种植在低温干旱地区。要加强水肥管理。通过深翻、疏沟渠、科学施肥等措施增强树体抗寒性。要选育抗寒良种。通过引种、驯化、育种等措施选育抗寒品种,提高林木抗冻性与适应性,如利用抗冻性较差的品种与抗冻性强的品种杂交或将其接穗嫁接于抗寒砧木上增强其抗冻性。(来源:宝鸡市林业局造林科)


编辑: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