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扶风县林业局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生态富民政策,加快发展林下种养、生态旅游、经济林建设等优势产业,巩固拓展富民增收成效,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发展林下经济产业,为乡村振兴引入“新源泉”。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森林资源等优势条件,结合农民经验习惯和当地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林下养殖。今年县林业局投资258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建成林下养殖基地2处,林下养鹅10000多只,养殖野猪300多头、鸡鸭5000多只,订购鹅、鸡苗2.2万只、消毒设备4台,新建标准化鹅、鸡舍两处共1600㎡,初步形成了林下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收益60多万元,受益人口300人左右,直接受益脱贫(监测)人口20余户约80人,为农户多渠道增加收入提供了新途径。
推动生态休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积极探索生态旅游、森林休闲产业发展新模式、新路径,以七星河国家湿地公园、野河山景区造林绿化为抓手,认真推进“五个一批”开放行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野河山蜂产品和森林休闲产业项目。在野河山景区及七星河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建设森林步道、廊桥、凉亭、庄园、养生主题公园和科普馆等项目,为老百姓提供休闲康养平台。同时,依托中央财政国土绿化示范试点项目和“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生态示范建设,通过大量劳务投入、苗木栽植管护等方式,重点开展湿地公园和野河山景区退化林修复、新造林绿化美化、乡村“四旁”植树,加大美丽庭院、小果园、小花园、花海公园、口袋公园建设,既提升绿化美化景观效果,又增加当地群众务工收入和苗木销售收入。目前,全县共发展各类特色苗木6.5万亩,建成“三化一片林”生态示范村32个,建成花海公园36个、口袋公园4个。年内全县苗木花卉产业实现销售收入8000多万元,受益群众1万余户,有效推动了乡村生态振兴和地方经济发展。
打造特色经济林产业,为乡村振兴增加“新动能”。扶风县林业局聚焦林业产业规模小而散的短板,坚持高标准实施花椒、甜柿子、山楂等经济林建园工程,年内新栽花椒、甜柿子、元宝枫等经济类苗木2000亩,改造低产花椒园1200亩,建设甜柿子、山楂标准化示范园各600亩,并引进新设备开展元宝枫食用油等林产品加工,实现总产值6500万元。同时,建立和落实“三优先”制度,优先聘用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参与天保、三北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优先使用脱贫户苗木花卉,优先安排脱贫户参与率高的苗木合作社实施林业工程,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支持宝枫园林、喜林苗木等林业龙头企业通过吸纳农户入股分红、进园务工等方式实现增收,亩均增收3000元以上。选派3名优秀干部到法门镇姚家村开展生态帮扶工作,投入5万元资金支持姚家村发展花椒、大棚蔬菜产业,推广中药材种苗培育、无土栽培技术,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来源:扶风县林业局)
编辑: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