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漫步在千渭之会国家湿地公园,蓝天白云下,成片的芦苇随风起舞,轻盈的芦花荡起层层波浪,荡漾着诗意的律动。这时节水面显得愈加静谧与空旷,不时有飞鸟展翅翱翔,眼前一幅百鸟齐飞、水草连天的诗情画意。
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芦苇荡漾,芦花飘飘,绽放着灿烂芳华,温柔了岁月,惊艳了时光。在岁月的长河中,芦苇如一曲流觞,撩拨着无数文人雅士的情愫。诗经《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指的是没长穗的荻,“葭”指的则是初生的芦苇,每当寒露过,霜降始,原本葱绿的芦苇开始泛黄,长出洁白的芦花,在秋风里美成一幅画。蒹葭指的是早秋仲秋的芦苇,在诗人笔下,站在水岸、立在水中的芦苇,就像美貌的女子,随风摇曳,顾盼生姿。诗中用寥寥数语将芦苇的美、芦苇的思、芦苇的情尽数展现。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笔下,“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借昔日家园摇曳的芦苇, 诉说着心中那淡淡的乡愁。但同一时期的诗人司空曙,却给予了芦苇不同的感受:“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江村即事》并没有就村景江色展开描写,而是通过江上钓鱼者一个细小的动作及心理活动,描摹出江村宁静优美的诗意美景和“船泊芦花间”的浪漫意境,从而体现出诗人随性悠闲的生活态度。
芦花的花语是“纯洁”。它没有娇艳的色彩,没有妩媚的身姿,默默不语,轻轻飞舞,在季节的轮回里,用纯洁质朴摇曳出最美的风景。(来源:宝鸡日报 作者:絮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