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林业改革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林业适度规模经营

发布时间:2020-01-02 15:50 浏览次数:


2019年,在省林业局的关心指导和各县区的大力支持下,市林业局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学习吃透中省关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精神、摸清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下简称“集体林改”)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集体林改后续发展各项工作,“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的改革措施更加稳健,兑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的良好发展先势。

一是加大林权流转。积极督促集体林面积超过100万亩的太白县、千阳县、麟游县、陈仓区等县区建立完善林权管理服务机构;对人均户均面积过小、不宜或村民不愿意实行家庭承包的集体林地,采取公开招标、拍卖、公开协商方式,将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进行流转,集体林流转效益初步显现,2019年全市流转集体林地31.39万亩。

二是加快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原则,积极扶持广大林农发展各种类型的林业专业合作社,支持县区打造示范基地。截至目前,累计发展林业企业17个,林木种苗、林下种植养殖等农民林业合作社达238个,发展国、省级示范基地13个,带动了林改户通过经营林地实现持续增收。

三是积极扶持发展林下经济产业。依托全市丰富的林地资源,积极发展以核桃、花椒、中药材、苗木花卉等林下种植,以林麝、中蜂、土猪、土鸡等为主的林下养殖,以核桃、蜂蜜、花椒、中药材深加工等为重点的林产品加工产业,以避暑观光、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等为主的森林旅游产业。2019年全市发展林下种植62万亩,新增苗木4.5万亩,实现产值12.4亿元;发展林麝1.7万只、中蜂6.4万箱,土鸡、土猪、牛68.1万头(只),实现产值4.9亿元;林产品采集加工涉及林地面积1.2万亩;森林旅游涉及林地面积64.9万亩,全年接待森林旅游游客214.7万人,带动全市第三产业实现产值约3亿元。

四是切实加强林业金融服务。鼓励全市及各县区金融机构积极推进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推广“林权抵押+林权收储+森林保险”贷款模式,对林业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等开展的林权抵押贷款业务予以重点支持,规范推行政策性保险政策,为农民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奠定了良好基础。全市实施森林保险957.79万亩,核桃保险0.21万亩,花椒保险0.09万亩,保费978.79万元,其中政策性补贴880.91万元,林业经营单位和林农个人承担97.88万元,截至目前共理赔283.5万元。有效保障了农民林地规模经营增收。

目前,全市共确权集体林地1068万亩,占全市集体林地1088万亩的98%,发证面积1059万亩,占确权面积的99%。全市共建立林权交易服务中心5个,流转集体林地31.39万亩,林权抵押12.7万亩,抵押贷款余额1.39亿元。全市累计发展林木种苗、林下种植养殖等农民林业合作社238个,创建国、省级示范基地13个,涉及农户32947户。全市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面积248万亩,产业产值52.8亿元。林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12977元,其中来自林业收入1603元。


编辑:涛声